一、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培養目標:
1.碩士
為適應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貫徹學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本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且具有較高管理素質、良好知識結構、較強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
2.博士
為適應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貫徹學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本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且具有較高管理素質、良好知識結構、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基本要求:
1.博士學位基本要求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有獻身科學的事業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掌握扎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和知識體系、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夠敏銳地發現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前沿和實踐中的新問題,并具有獨立研究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能力;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能夠勝任高等院校、專業研究機構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教學工作,或從事相關領域的組織管理、高端咨詢和社會服務工作。
2.碩士學位基本要求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有獻身科學的事業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掌握扎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和知識體系、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夠敏銳地發現管理科學與工程實踐和研究中存在的新問題,并具備較強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
?。?)能夠勝任現代企業的管理實務工作,或從事相關領域的管理咨詢和社會服務工作,或具備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學術潛質和知識儲備。
二、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簡介
本學科于1984年獲準建筑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1997年對應調整為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3年獲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獲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1999年獲準重慶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已逐步形成了博士生導師為核心、廣大研究生導師為主體的教學與科研隊伍,其中包括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各類人才。同時,還聘請了學術界多名著名專家擔任兼職研究生導師。在戰略管理、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創新與知識管理等前沿領域有著卓著的研究成果,承擔和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研究課題數十項,并十多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勵、重慶市或其它部委省市科研獎勵。本學科迄今為止已培養大量優秀博士、碩士研究生生,其中不少人已在各級政府機構、國內著名高校、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擔任重要職務,或出國深造、成為國外著名專家,在國內外發揮著積極作用,深受社會與用人單位的好評。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戰略管理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戰略管理,主要運用相關理論解決發展戰略、競爭戰略以及合作戰略中的問題。
2.金融工程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金融工程,主要包括創新型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
3.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該研究方向主要運用相關理論解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4.現代制造與服務管理
該研究方向主要運用相關理論解決現代制造與服務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5.管理優化與決策方法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管理優化與決策方法,主要包括創新管理優化與決策方法,并用以解決管理實踐問題。
6.信息管理與管理信息系統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信息管理與管理信息系統的相關問題。
7.采購管理與拍賣理論
該研究方向主要運用拍賣理論解決采購管理中的問題。
8.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主要包括創新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并用以解決管理實踐問題。
9.創新與知識管理
該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創新與知識管理。
三、學制、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
學位類別 | 課程學分(必修) | 其它培養環節學分 | 學位論文工作學分 | 畢業學分 |
碩士生 | ≥29(19) | ≥3 | 15 | ≥47 |
博士生 | ≥25(15*) | ≥3 | 25 | ≥53 |
直博 | ≥39(15*) | ≥3 | 25 | ≥67 |
碩博連讀 | ≥30(15*) | ≥3 | 25 | ≥58 |
四、課程及環節設置
表1、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表
注:1、學生完成必修課程與必修環節學分后可以選修一至兩門其它公共選修課與人文素質課程;2、編號S開頭為碩士課程),編號B開頭為博士課程,帶“*”為博碩共享課程。
五、培養指導方式
1、培養周期
碩博士生培養主要實施導師負責制。碩士生進入碩士階段學習后的前8周內,由導師與碩士生共同商議制訂具體的培養計劃。碩士生學習期限為2~3年,最長一般不超過3年,其中前兩個學期進行課程學習。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約兩年。
博士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學院各項活動(包括政治學習、學術活動、教學實踐等)。導師應結合博士生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計劃。入學前已獲得本學科碩士學位的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最長不超過5年。在職攻讀學位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4~5年,最長不超過6年。直博生的學習年限為4~5年,碩博連讀生的學習年限為3~5年。博士生的學習時間,主要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
2、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碩士生課程主要以理論講授與學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既強調學生對相關學科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又關注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包括文獻查閱、文獻分析、確定研究興趣、研究設計等能力。課程分為公共必修、學科必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和必修環節等。碩士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32。
博士生課程以理論研討課為主,強調在課程學習中就開始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包括文獻查閱、文獻分析、確定研究興趣、研究設計等能力。課程又分為公共必修、學科必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和必修環節等。直博生、碩博連讀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30,入學前已獲得本學科碩士學位的博士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25。
3、學術報告
碩士生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8次,其中至少包括4次“本學科學術前沿專題講座”,完成后計1個學分。
博士生每學期至少參加3次與各自研究領域緊密相關的學術報告,在校期間累計不少于15次。同時,每位博士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應完成3次公開學術報告,學術報告前三天要求在學院網站或大廳發布講座公告,且至少邀請同領域內的專業教師3名(其中至少1人為博士生導師)、博士生5名參與報告研討。三次公開學術報告的間隔周期至少為三個月,每次公開報告后要求向學院研究生辦公室提供詳細研討記錄表。完成后計1個學分。
5、社會實踐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和教學實踐活動,如參加有關學術會議,收集研究資料,擔任導師助教、輔助指導本科畢業設計等。完成后計1個學分。
博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和教學實踐活動,如協助導師指導碩士生與本科生、擔任助教、參加相關領域學術會議、協助導師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的申請文本撰寫等。博士生在讀期間至少應參與一次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申請文本撰寫、至少參與一次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同時,為加強對博士生學術就業的幫助,要求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不少于32學時(課程學時)的助教工作。本科、普碩、管理碩士、博士、MBA、金融碩士、會計碩士的課程均可。社會實踐經指導教師簽字后提交研究生教學辦公室記錄成績,完成后計2個學分。
6、中期資格考試
中期資格考試是正式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前的一次學科綜合性考試。資格考試旨在檢驗博士候選人是否具備堅實的管理學基礎知識與理論,牢固地掌握現代管理學研究方法,并且具有創新能力和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素質。
綜合筆試以考察基礎知識和方法論等的掌握為目的,綜合筆試采取匿名評卷的形式。每年舉行一次。時間為二學年開始時的九月舉行,研究生教學辦公室會提前一個月通知。凡綜合考試未通過者,可在半年內申請重考一次(最遲不得超過第四學期),仍未通過者,終止論文工作,按碩士生身份安排就業。
六、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應符合國家《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所提出的相應學科學位論文基本要求,符合重慶大學學位授予相關文件規定。學位論文的撰寫格式按照《重慶大學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要求》執行。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并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1.博士學位論文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集中反映,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應在學術上做出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應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經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了獨立從事研究的能力。
博士學位論文預答辯最遲于正式申請答辯前三個月,進行論文工作總結報告。預答辯由研究生教學辦公室組織邀請五位相關領域教師對論文的主要成果和創新性等進行評議,廣泛聽取意見。博士生必須在預答辯通過后,在研究生院規定的送審時間內,向研究生院提交兩本論文進行隱名評審。論文要求不包含導師及博士生姓名,不包含致謝和個人簡歷。若博士生未通過預答辯,則需要根據預答辯評議老師提出的具體意見進行修改和完善,并重新參加下一次預答辯。
2.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集中反映,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應在學術上做出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應能反映出碩士生已經掌握了比較扎實的工商管理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七、學位論文評閱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閱與答辯等要求參照《重慶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重慶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基本要求》、《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送評管理辦法》、《重慶大學研究生涉密學位論文審批及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執行。
八、畢業及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培養環節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則準予畢業,并發給畢業證書。經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方可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并發給學位證書。